欢迎光临乐竞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JING SPORTS!
全国咨询热线:400-123-4567
当前位置: 乐竞体育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中欧体育伟明环保(603568)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时间:2025-08-25 00:38:02 作者:admin 点击:

  中欧体育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伟明环保(603568)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制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加强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环保产业规划和政策持续深化落实,国内环保行业正从高速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面临全方位提质增效、精细化管理、系统化建设运营等新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随着垃圾焚烧发电行业逐步进入成熟期,我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中标数量、新增产能及投资金额等关键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与此同时,电价补贴力度逐步减弱,叠加新能源平价上网政策的实施,未来垃圾焚烧发电补贴退坡趋势或将延续。在此背景下,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着力提升现有项目运营效率,通过外供蒸汽、探索绿电直联、延伸产业链等方式增加收入,在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中寻找新的增长点。此外,行业企业积极探索海外市场布局,并通过多元化收益渠道增强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国内主要竞争企业包括光大环境、瀚蓝环境、上海环境、三峰环境、绿色动力、深圳能源、康恒环境、浙能锦江、旺能环境等。

  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已形成以政府特许经营为主的市场化运营模式。政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选择项目投资者或运营商,授予其在特许经营期限内独家投资、建设、运营、维护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权利,并允许其收取相应费用。特许经营期限原则上不超过40年,期满后,政府将重新组织招标,若原经营者未能再次获得特许经营权,需按协议将项目移交给当地政府。餐厨垃圾处理行业亦采用类似模式。行业内特许经营权模式主要包括:BOO(建设—拥有—经营)、BOT(建设—经营—移交)、BOOT(建设—拥有—经营—移交)等。

  固废处理行业的商业模式不仅体现行业发展需求,更反映了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国家战略需求。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持续提升,行业商业模式将持续创新进化,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固废处理需求和环境保护目标。

  1)前端环节:垃圾的收集、分类和运输,主要由市政环卫部门承担,还有市场化主体介入环卫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

  2)后端环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通过政府特许经营模式实现市场化运作。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上游主要包括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设计、工程建设服务及设备、材料供应商等,下游包括地方政府环卫部门和电力公司,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闭环。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114万吨/日,其中焚烧处理能力86万吨/日,占比超过75%,填埋处理占比持续下降。自2021年以来,焚烧处理能力增速虽有所放缓,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老旧填埋场封场和生态修复释放的市场空间,焚烧处理能力仍有增长潜力,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

  未来,垃圾焚烧企业的效益增长点将从新项目开发逐步转向存量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存量项目整合、海外市场拓展和上下游协同业务拓展。同时,企业通过整合自身资源优势,打通固废处理全产业链,提升整体效益。

  绿色电力需求的增长和碳交易市场的不断完善,为固废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绿电交易通过市场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而碳交易则通过价格信号引导企业减少碳排放,推动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环保装备制造业作为绿色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根据《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我国将全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提升高端装备供给能力,推动行业发展模式向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转型,进一步增强绿色低碳转型的保障能力。

  垃圾焚烧处理设备制造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即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运营所采用的垃圾处理设备系统,主要包括垃圾接收系统、锅炉焚烧系统、烟气处理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余热利用系统、电气系统和水处理系统等专业系统。

  近年来,国内垃圾焚烧装备制造技术水平显著提升,部分设备已具备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实现了规模化出口。除本公司外,国内主要垃圾焚烧处理设备制造企业还包括三峰环境、光大环境、康恒环境、华光环能等。

  在深耕垃圾焚烧处理设备制造的基础上,公司积极推进装备制造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将业务拓展至新能源材料装备领域。目前,公司下属装备制造公司已在新材料装备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湿法领域主要有大型槽罐、搅拌器、浓密机、反应釜等设备,火法领域主要有侧吹炉、收尘器和脱硫设备等。公司还将加强各类新装备研发,满足环保、能源、新材料等行业对低碳节能、智能化装备的需求。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尤为亮眼,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驱动力。自2015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首位,领跑全球市场。据CleanTechnica网站统计数据,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突破1700万辆,同比增长26%。另据中国政府网数据,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突破1,200万辆,占全球总量的70%以上,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地位。中国不仅在市场规模上独占鳌头,更以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为引领,成为推动全球汽车电动化发展的标杆。

  在政策扶持方面,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视和支持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2021年,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产业指明了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是推动绿色交通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

  总体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态势,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催生锂电材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产能释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在众多锂电池正极材料中,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是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类型。作为生产高镍三元材料的重要原料,上游高冰镍产业也因此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当前,新能源材料领域的主要参与企业包括华友钴业、中伟股份、容百科技、格林美和当升科技等。

  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低碳环保服务商之一,将“为人类创造洁净、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作为发展使命,持续不断向社会提供一流低碳环保技术、产品及服务。2022年以来,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公司顺应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战略布局新能源材料行业,公司主营业务形成了环境治理、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材料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格局。其中,环境治理业务板块具体业务包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污泥处理、污水处理等;装备制造业务板块具体业务包括环保装备和新能源材料装备研发制造;新能源材料业务板块具体业务包括高冰镍、硫酸镍、电解镍、三元正极材料生产等。

  本公司垃圾焚烧业务涵盖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全产业链,包括核心技术研发、关键设备制造销售及项目投资、项目建设、运营管理等领域,是国内领先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企业。公司在全国各地投资、建设、运营生活垃圾焚烧厂,并在垃圾焚烧厂附近投资、建设、运营餐厨垃圾处理、污泥处理、农林废弃物处理和工业固废处理项目,与生活垃圾进行协同处置;同时,公司介入行业上下游的环保装备研发制造销售、环保工程承包建设、垃圾清运、渗滤液处理、炉渣处理等领域。

  公司新能源材料业务布局新材料一体化投资,包括上游在印尼投建镍金属冶炼项目,下游在国内投建锂电池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产品涉及电池级硫酸镍、电解镍、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等;同时,公司充分发挥自身高端装备研发和生产优势,积极开展红土镍矿火法和湿法冶炼等新材料装备的研制,为自身项目提供装备支持,有效控制项目投资成本,并对外向行业企业输出成套设备,实现对外销售收入中欧体育。

  报告期,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力销售、垃圾处置服务、设备销售及服务等,通过向电力公司提供电力并收取发电收入,向地方政府环卫部门提供垃圾焚烧处理服务并收取垃圾处置费,向客户销售环保装备和新材料装备及服务并收取设备销售及服务费。

  公司主要通过增加环保项目规模和设备销售及服务规模,并开展各类固废协同处理、一体化运营新材料业务等,来提升公司未来营业收入和利润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以特许经营模式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等垃圾处理项目运营业务;同时,公司及下属子公司自主研发、制造和销售核心的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餐厨垃圾处理等环保装备,以及红土镍矿火法和湿法冶炼等新材料装备。环保和新材料装备一方面供公司项目建设和运营所需,另一方面开展设备对外销售及服务。公司在垃圾焚烧项目上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经验丰富,投资和运营成本管控能力强,稳定运营能力、发电效率居行业领先,投运项目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主,公司业务毛利率较高,是公司专业化管理能力及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公司主要业务经营模式如下:

  公司垃圾处理项目运营的主要模式为BOT、BOO。其中,BOT模式(建设—经营—移交)是指政府授予企业特定范围、一定期限内的独占特许经营权,许可其投资、建设、运营垃圾处理项目并获得垃圾处置费及发电收入,在特许经营权期限到期时,项目资产无偿移交给政府;BOO模式(建设—拥有—经营)是指政府授予企业特定范围内的独占特许经营权,许可其投资、建设、运营垃圾处理项目并获得垃圾处置费及发电收入,项目资产为企业所有,无需移交给政府。BOT、BOO项目公司需要投入大笔资金完成项目建设,经营周期长。项目运营的主要收入是发电收入和垃圾处理收入。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制造核心垃圾处理成套设备以及镍金属冶炼等新材料装备,分别向公司各项目运营公司以及外部客户进行销售,并提供相应服务。设备销售及服务属于订单式生产,根据规模、性能要求、环保排放标准等进行定制。

  公司新材料项目分为国外业务和国内业务,国外业务主要为在印尼设立合资公司开展镍金属冶炼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国内业务主要为设立合资公司生产硫酸镍、电解镍、电池材料等产品,形成电池材料上下游一体化投资运营,有效控制生产成本,降低各环节价格波动可能对公司带来的收益影响。

  垃圾处理项目采购方面,公司主要通过与工程承包商签订协议,由工程承包商具体实施项目土建施工、设备安装等服务;公司下属装备制造公司主要负责提供垃圾焚烧处理设备、烟气处理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和高低压电气等垃圾焚烧发电关键设备,余热锅炉由公司自主设计并委托专业的锅炉生产商进行制造。

  除项目建设涉及的采购事项外中欧体育,公司垃圾焚烧等项目运营过程中也会采购石灰、活性炭、水、电等原材料和设备配件。公司项目在正常运行时使用部分自身发电量,在设备检修期间需要采购外部电力。

  装备制造采购方面,公司主要通过询比价,与主材、辅材及外购件厂商签订协议,开展钢材、炉排片、过滤材料、龙骨、水、电等采购工作。

  新材料在建项目采购方面,公司主要通过与工程承包商签订协议,由工程承包商具体实施项目土建施工、设备安装等服务;公司主要通过询比价对外采购新材料装备,公司下属装备制造公司提供部分镍冶金设备、新材料生产装备。新材料项目投运后需采购红土镍矿、煤、硫磺、电、石灰、水等原材料。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通过提供垃圾处理服务、销售电能及销售环保、镍冶炼和新材料成套设备实现盈利。收入来源主要包括:①通过购售电合同向购电方出售电力取得发电收入;②通过接收中欧体育、处理垃圾收取垃圾处理服务费;③通过销售环保、镍冶炼和新材料成套设备并提供相应服务取得收入;④EPC建造收入。

  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公司着力推进环境治理、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材料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中欧体育。上半年公司环保项目运营收入实现17.11亿元,装备、EPC及服务收入实现21.75亿元。具体经营情况分述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各在建环保项目进展顺利,推进项目提标技改。永强炉渣资源化利用预处理智能化技改项目投入试运行,临江项目二期实现对外供蒸汽,持续提升环保项目资源化处理能力和协同效益。永嘉水厂污水处理费实现调增。上半年各垃圾焚烧处理项目销售绿证16.23万张。公司与温州龙湾区人民政府签订《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探索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协同建设智算中心商业模式。永强项目开展智算中心建设前期工作。

  上半年公司及下属装备制造公司新增设备订单总额约35.59亿元(2024年上半年新增主要设备订单总额约12.13亿元)。伟明装备集团成功开发氧压釜搅拌器、双锅跳汰机。伟明装备集团度山基地新增取得52亩扩建用地,拟进一步提升装备制造能力。装备集团相关公司上半年收到产业政策奖励、研发补助合计约3,911.76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下属嘉曼公司年产2万金吨富氧侧吹生产线已投入试生产,上半年生产2,306含镍金属吨的产品,并于7月14日取得经营销售商业许可。伟明盛青公司一期年产2.5万吨电解镍项目已实现投产,二期2.5万吨电解镍生产线正在进行调试,上半年生产镍板约4,445吨,完成销售3,526吨,实现营业收入3.85亿元(联营企业伟明盛青公司营业收入不包含在本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中)。

  新能源集团持续推进产业布局,拟出资人民币8,000万元,参与福建泉州年产6万吨碳酸锂项目10%权益的投资。

  报告期内,公司在温州成功举办“环保产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大会”,首次获得一项美国专利授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累计持有专利及软件著作权约377项。

  公司入选浙江上市公司协会“2024年度浙江辖区回报投资者优秀实践案例”,荣获证券时报主办的“第十六届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天马奖”、财视中国2024年度上市公司CFO·介甫奖之“卓越财务管理奖”。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伟明环保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中欧体育,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240019号。


工程案例